多地气温破纪录 今年为何这么热?
四川多地热过吐鲁番,7月6日成都简阳最高温达到40.3℃,7月7日14时的实时气温中,成都简阳的气温达到39.7℃,登顶全国高温榜;西安也不甘示弱,根据西安市气象台预报,8-9日,西安最高气温将达到42℃。
气象专家表示,此次高温天气范围广、强度强、持续时间长,受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影响,未来高温天气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南方大部地区将出现持续性高温天气。
四川热过吐鲁番,高温天气超长待机
连日来,四川高温天气持续,盆地内甚至出现了“高烧不退”。据统计,全国2418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7月6日17时的实时气温中,四川已经成功热过吐鲁番。
近段时间的高温是怎么来的?
实际上,近段时间造成我国的大范围高温的实际上是多个高压系统——有伊朗高压、大陆高压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在这些高压系统的“强强联手”之下,我国不少地区迎来了同期少见的高温,甚至不少地区突破了原有的历史记录。
众所周知,在高压系统内部,气流进行下沉运动,有着下沉增温的效应。此外也正是下沉气流抑制了原有的上升气流,使得高压内部云系较少,缺少各种云系遮挡阳光。而现在又刚过夏至不久,白昼时间很长,这使得大地与低空大气长时间被太阳辐射所加热,这就使得气温异常偏高。
而我们来追寻一下这三个高压的来源。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与往年同期相比北抬较早,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的强烈阻塞高压发展,以及低纬度拉尼娜的海气响应,为副热带高压的北抬提供了动力的基础。由于副热带高压北抬偏早,其对下垫面——东海的加热是很迅速的。东海的海温迅速提升,近海甚至出现了超过 30 度的海温。高的海温为夜间创造了良好的保温条件,使得夜间的气温难以显著下降。这样,在高的夜温以及白天太阳辐射快速增温的情况下,华东地区出现极端高温也就不难理解了。
内陆的高温又不一样。之前我们提到过,大陆高压是受到地面热力场影响,而在对流层中层产生的一个暖性反气旋。换而言之,产生这一高压需要地面的强烈热力。那么这一热力从哪里来呢?
石油工人其实已经在往地下注入二氧化碳 以帮助采油 ,不过他们的 目标 是用最少量的二氧化碳来获取最大量的石 油。而科学家 目前更关心的是如何实现与上 面不同的结果。
我们看上面的 500hpa 高度场距平。我们可以看见,在中欧-北欧一带有强烈的阻塞高压发展,而这一阻塞高压作为一个巨大的频散源,向西风带的下游频散出一道低槽,而低槽前侧的西-西南风将中亚的热力输送到了我国。众所周知,伊朗高原位于亚欧大陆内部,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在夏季由于长期的太阳照射有着很高的地面温度,同时上方的大气也被加热。这便为强烈的大陆高压的产生提供了优秀的热力学基础。
大陆高压的控制自然会带来晴热,而这一晴热与副热带高压的晴热不同——副热带高压提供的晴热偏湿润,而大陆高压则往往偏干燥,这会在体感温度上产生些许的差异,但无论如何,37 摄氏度以上的气温都是不可能允许人在户外长期进行劳作的。
在挪威海,工人们从其生产的天然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接着 ,他们不是让它逃入空气中,而是把它注入位于海底下大约915米的多孔砂岩中。在陆地上,科学家正在考虑如何把二氧化碳压入地下超过610米深处的盐水中,这里的盐水不能作为饮用水。
而另一边,由大陆高压主导的高温倒是有着消停的趋势。根据预报来看,随着中亚冷槽的进一步深探,热力输送减弱,维持大陆高压的热力场也就减弱,大陆高压强度得以下降。这将能有效缓解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长期高温晴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伴随着副高西伸,这些地区都将面临副高西部的暖湿输送带,配合上前期的高温创造的良好热力条件,这也意味着可能会出现短时强降水或者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这也值得关注。连续性的降水也或将出现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