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建建筑“绿色化”已超90%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山东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同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框架协议》
从绿色建筑到绿色建材,再到大力发展绿色建造方式,目前我国已全面实现新建建筑节能,特别是绿色建筑发展迅速、成效显著。
住房城乡建设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的比例已经超过90%,全国新建绿色建筑面积已经由2012年的400万平方米增长至2021年的20亿平方米。
在深圳,绿色建筑的建设规模和建设密度一直位居全国前列。从7月1日开始,深圳新建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要百分之百实现“绿色化”,目前已有1500多个项目获得了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像这栋全球首个“光储直柔”建筑就能将屋顶太阳能光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能储存起来并实现柔性使用,运行一年来,已经实现节电超10万度。
目前,借助“光储直柔”“浅层地热能”等先进技术,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城镇新建建筑已经全部执行节能强制性标准,全面实现新建建筑节能。与此同时,全国有约4000个产品获得绿色建材评价认证证书,逐渐实现规模化应用,装配式建筑更是日益普及。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超过25%,装配式建筑建设面积累计达到24亿平方米。
围绕建立城市绿色低碳运行新机制,我省将支持济南市、青岛市加快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推动自主可控建筑信息模型(BIM)深化应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向智慧化升级,加快构建智慧化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逐步实现省、市、县互联互通。
围绕强化城市发展绿色金融新支撑,我省将支持青岛市探索绿色信贷、保险、债券等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创新,推动青岛市率先形成以绿色融资为特色的城乡建设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结构,支持青岛市探索建筑领域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