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运营好自己的思维?运营需要的特质
怎样运营好自己的思维?运营人员这个岗位对于一个公司来讲,属于比较重要的岗位。需要具备的自身条件非常重要,运营需要的特质。
怎样运营好自己的思维?之前担任过一家电商公司的市场运营总监,对这个多少有点了解,下面简单说说自己的看法:
第一:运营人员要对市场有足够的了解,了解了你的客户需求,你的产品市场定位,才好给客户好的产品,给公司好的产品改善建议。才可以更好的驾驭自己的工作,如果你自己对市场都不了解,也不经常下市场做调研,你制定的运营方案肯定是没有任何说服力的。
第二:运营人员要对市场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及时发现市场的变化,了解竞品的优势。分析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以便做出调整和改善。
第三:运营人员必须外向,虽然运营分为很多种,比如网站运营,公司运营,市场销售的运营。有的不需要频繁接触客户,但是你一定要具备善于沟通交际的能力。因为这样能让你在你的工作岗位更好的服务于客户,运营需要的特质。
第四:运营必须有不断的创新能力。
运营人员的创新能力是企业的生命,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为公司开拓新的思路,新的方向。
一、运营人员的“特质”
所谓特质,其实就是骨子里面的东西。一部分包含个性、心性、天性的因素,一部分包含个人的心理素质。我把它放在第一位,说明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因为这些“特质”会决定行为,同时还会有助于激发你身上的各种潜能。
这就好比你的“小宇宙”,它的强弱,决定了你可能会把事情做到何种程度。具体的,我觉得包括责任心、态度、对细节的关注、耐性、韧性、逆商、做事的魄力和霸气、价值观、品德修养等等。这些东西里有些是先天的,但大部分其实是后天可以培养出来的。
这些东西需要长时间的磨砺。我们应该感谢逆境带给我们的成长,少惆怅人生多做事,少留遗憾,莫使青春虚度。
二、运营人员的文化素质
关于运营人员的出身,这个是没有硬性要求的。没有所谓“XX专业毕业的,一定比XXX专业的运营做的好”这种说法。
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是和运营工作完全对口的,大学里也没有这门课程。
想做好运营工作,做好用户工作,其专业素质还是要求过硬的,运营工作涉及的工作模块很多,想要做到专业意味着需要懂的东西有很多。
同时,这还体现在基本功上。运营是一件非常考量一个人的基本功的一项工作,所有运营工作的基本功都是内容运营和用户运营。连个文案都写不好,怎么可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运营人员?“我文字功底差”这句话,压根就不允许从一个运营工作者嘴里说出来,不好不会练么?而作为专攻用户运营这个模块的运营人,对于这两块的要求会更加系统化、规范化一些,比产品运营、商务运营要高的多。
而一味的模仿别人永远不能做大做强!
基本功同样需要常年的实践和锻炼练成的,需要按年头来计算,工作8年的,和工作2年的,不可能一样。基本功依据每个人的用心程度而产生巨大的差异,而且会越拉越大,同样工作5年的运营人员,可能在能力上已经有了天壤之别。大家会发现很多人理论一套一套的,而做起事来、实操起来就不行了,差别其实就是这么来的,运营需要的特质。
三、运营人员的品德和修养
这一点看似和工作关联不大,但若放在用户工作层面,就会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了。
怎样运营好自己的思维?我们是整个平台的运营者和管理者,是用户体系、生态的建设者。一个社区的文化,归根结底是我们和用户共同打造出来的,而我们,是文化的引导者。我们的一言一行,用户都看的真真的,很多价值观、思维观念,你会传到给核心用户,再通过核心用户传到更多的用户,某种程度上,我们是“根”。有时候,用户传播你的某些“故事”,比传播任何人都快,波及面更广。倘若你是个人品低劣、品德和素质低下的人,根都烂了,那就甭指望整个平台能好到哪儿去,用户都被你带坏了,一条线,烂到底了。
你在平台的威望,你在用户心目中被打了一个怎样的标签,跟你的品德、修养息息相关。不要小看自己能够发挥的作用,如果你足够努力,平台也能因你而产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在之前的运营职业生涯里,曾经多次真切地遇到过、体会过。
用户是可以被感动、感染的,你也一样可以被用户感动、感染的。用户工作博大精深,在用户工作中,我们永远是学生。
运营人员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和用户打成一片
要做这点其实是非常难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这一点,但对于用户工作者来说,回避就等于逃避了。如果一个在社区型的产品上,如果工作了若干年,用户连你这个人是谁都不知道,就的确说不过去了,运营需要的特质。
能力是什么?你经手过10万个用户,和1000个用户,差的肯定不是100倍。和用户沟通,几乎是每个用户运营人员每天必须要做的事情,当然我们不需要像客服一样那么标准化和流程化,如果一个运营人员按照这样处理问题,反而会像一个机器人。但正是在我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和用户的交互过程中,我们才能了解用户,摸清楚用户的典型性特征,在用户群体里形成一个对于自己的口碑。口碑如何,全在于个人。
怎样运营好自己的思维?什么叫做用户?你平台有1亿注册用户,又怎样?你手里有多少用户的QQ、微信、手机号、住址?多少用户认识你?用户愿意和你聊,喜欢和你聊,用户真正打心眼里把你当成他们的朋友、知心人,觉得你靠得住,这个不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我们不能避实就虚,应该帮用户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不能打着用户为王、用户至上的幌子,而将用户的抱怨、吐槽丢在一边、置之不理。
用户驱动和用户心理把控
我们常说用户驱动,其实有两层含义,一种是我们在与用户长期的接触、磨合过程中,了解和把握用户的需求,我们的产品优化和改进、运营手段和策略、市场行为、销售策划等等,不能逆天。我见过有些产品的设计,一些思路和出发点完全是逆天的,就是说如果你自己是一个普通用户,你自己都不肯用户、不肯接受,难为用户,其实是难为自己,何苦呢?
还有一种含义,是我们需要懂得驱动用户,把用户往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去引导,比如活动运营,做活动的目的是让用户更加方便、简洁、乐意去参与到活动中,能拿到奖品,做活动之前应该有一个心理预期,我们应努力保证达到或者接近这个预期。某种程度上,我们不能任由用户的行为自由地发展和进行下去,还不能明目张胆的干预和干涉用户的行为,有时候基于口碑、pr的考虑,我们还需要进行有效的阉割行为。
每一个用户运营人员,抽时间一定要好好找一些心理学的书籍,认真读一下。我们天天讲用户意识,这可不是白来的。
运营工作就是这样,在多年的磨砺过程中,慢慢培养和总结出来的。有年头的运营工作者,在公司一定是个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