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发布10天 各地防疫有啥调整?

11月11日,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公布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11日晚,陕西通知要求各市(区)坚决落实国家二十条措施,现行防控政策与二十条要求不一致的立即调整,即刻执行。各市(区)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依法、科学、精准、严格、高效,优化调整防控措施。

20条发布10天 各地防疫有啥调整?

多地调整48小时核酸要求
全国多地核酸检测范围和阴性证明时效要求都已经发生变化。

15日,山东疾控发布消息,山东省对省外入鲁返鲁人员(包括出省旅游探亲返回人员)实行“落地检”和“5天3检”,取消了“须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要求。

15日,河南洛阳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在答网友提问时表示,除进入各级机关、学校、事业单位及需摘卸口罩的公共服务场所需出示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外,进入其他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再查验48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但要落实扫场所码、测体温、规范佩戴口罩等常态化防控措施。

据《福建晚报》15日报道,自13日起,福建省立医院、福建医大附属协和医院在内的多家医院进入院区需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此前要求为持24小时或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和健康码绿码。

这里倡导婚宴“应办尽办”
“要减少因疫情给群众带来的不便”是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发布以后,各地调整措施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这方面,合肥的做法获得了不少网友好评。合肥市人民政府在14日发布消息称,婚宴应办尽办,这是新人的大事,也是全市的喜事,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不搞大操大办,响应“光盘行动”,把喜事办得更喜庆。

对此,有评论文章表示,从“停办”“缓办”,到“应办尽办”,这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在防疫措施中看到鼓励办婚宴的。文章称,这份暖心的背后不是随意和放松,而是一份对于防疫的底气。这是对国家优化防疫二十条最有力的回应。

合肥上述防控措施中也提到,桌数有多有少,但防疫措施一条都不能少。餐饮经营单位要安排人员督促顾客扫场所码,查验“两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提醒顾客在公共区域活动时规范佩戴口罩。

福建省
福建省各大医院也做出了相关调整,之前需要24小时或者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和健康绿码,现在只需要出示72小时核酸检测和绿码既可以。

合肥
合肥也对于婚宴政策做出了改变,从禁止到缓办现在改成了应办尽办,可以说也是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不过在办理婚宴的时候还是要做好个人防护,对于出入的人员进行核酸报告和绿码的查验,并在公共场合带好口罩,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成果。

部分地区高风险区数量有所增加
尽管核酸检测做出调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就此放松。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小组在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既要持续整治层层加码,防止“一封了之”,又要反对不负责任的态度,防止“一放了之”。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根据当前疫情态势,北京、广州、济南等多地都发出倡议,倡导市民,让周末“静”下来。

此外,取消中风险地区后,各地结合疫情形势,对于高风险区的人员管控也采取了新的措施。

海南三亚于11日宣布取消了区域全员核酸检测,但根据海南省卫健委15日发布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除按照要求将风险区划分为“高、低”两类,且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进行划定外,海南省还规定在疫情传播风险不明确或存在广泛社区传播的情况下,可适度扩大高风险区划定范围。

在重庆市,近期该市高风险区数量出现了大幅度增加。12日,重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杨琳解释,这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按照“二十条措施”要求和精神作出的优化调整。现在不再划中风险区,对于以前已经划了中风险区的,经过专家研判,有些调整为高风险区。

此外,广州提出大力推进方舱医院建设。据广州卫健委新闻发布会消息,截至17日12时,已建成交付方舱医院16个、床位3.9万张,仍有20个项目在建,全市共规划建设方舱医院和隔离板房床位逾24万张。

虽然全国各地对于核酸检测做出了很大的调整,但是这仅仅是为了预防各级层层加码,将资源有效地整合利用起来,并不是一放了之,纵容不管,北京、上海、广州、济南等很多大城市都纷纷提倡人们周末尽量不要外出减少集会,虽然疫情已经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但是依然不小视,在公共场所我们依然应该做好个人防护。

因为防疫政策经常发生变化,更多相关资讯请参考当地防疫官方账号,切记不要轻信民间传言,参与哄抢食物,以免造成交叉感染的风险,让我们一起维护今天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希望疫情早日结束。

版权声明:本站部分文章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erxw.com/html/6905.html